记者了解到,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专题部署会要求,重庆市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梳理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314个,融资需求约830亿元、涉及22家融资机构。1月30日,项目“白名单”已向辖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异地城商行、三家市属法人银行等28家主要银行推送。这意味着,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正极速落地。
一周之内 两地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落地
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透露,重庆市第一批“白名单”中,包括华宇城二期、龙湖海成青云阙、万科智慧谷等314个项目,融资需求约830亿元、涉及22家金融机构。
1月30日,广西南宁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白名单”中的北投荷院项目已获得民生银行南宁分行3.3亿元开发贷款。
这意味着,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后,不到一周时间内,已有两地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落地。
“西部的南宁、重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率先持续落地,表明这些城市响应行动迅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和运转速度快,准备充分。”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记者表示。
刘水分析认为,对“白名单”中的项目,商业银行将根据项目状况及融资支持的标准进行评估。一方面,对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银行将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融资贷款会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对暂时资金困难但能保持资金平衡的项目,也会灵活给予新增贷款支持。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极速运转”
上述消息表明,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在“极速运转”。
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为了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出席会议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上透露,国家层面将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信息平台,本月底前第一批项目名单落地后即可争取贷款。
会议表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重大举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把这一重要机制迅速建立和运转起来,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强化统筹谋划,细化政策措施,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会议强调,项目有序开发建设,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针对当前部分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各地要以项目为对象,抓紧研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精准有效支持合理融资需求。信贷资金要确保封闭运行、合规使用,坚决防止挪用。省级层面要跟踪监测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国家层面将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信息平台,实行周调度、月通报。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上述会议还要求,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要以编制住房发展规划为抓手,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健全房屋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好房子。要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纠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物业等方面乱象,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也息息相关,金融业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
数据显示,银行在2023年向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并购贷款、存量展期贷款,两项相加超过1万亿元。在保交楼方面,截至2023年底,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绝大部分都已经投放到项目,商业银行提供了相应的商业配套融资,确保“保交楼”任务完成。
“后续其他城市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将持续落地,随着更多房地产项目贷款支持落地,支持项目融资的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有助于缓解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情况及扩大房地产投资,有助于促进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刘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