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踏上返乡归途的一刻起,除了与家人团聚,也意味着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与故乡繁多而密集的民俗活动产生更深的联结。换言之,每一个春节,都是人们返璞归真、了解传统文化、回望故乡风物的绝佳机会。
放烟花、放鞭炮、逛庙会、吃汤圆……春节期间五花八门的民俗活动,蕴藏着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与农耕文明相对应的二十四节气,也因时间的积淀,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认知文化系统,凝聚着各族人民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趣。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珍视,以民俗、节气为研究对象的书籍接连涌现。我们从丰富的书目中精选出六本,趁着假期空闲与完整的时间,不妨翻开这些书,让眼前的岁时风物与书中的描写互相映照,在了解民俗的过程中更贴近故乡与中国年。
01
《年画传奇》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2月
年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间文化创造,其中蕴含着珍贵的人文和艺术精髓。《年画传奇》是一部展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魅力的民间年画故事集。本书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数据库等权威机构甄选120余幅精品年画,并整理了40多个与年画有关的中华民间传统故事,年代从明清到当代跨越几百年,来自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武强等著名年画产地。此外,本书也介绍了大量民俗文化知识,如“二月二,龙抬头”“三阳开泰”等来历,读者在看年画、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少传统民间文化习俗的典故和知识。
02
《给孩子的节日之书》
余世存 著/林帝浣 绘/张乐家绘
知乎BOOK/台海出版社
2023年11月
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是百姓沟通日月天地的尝试,也是百姓揭示大自然奇妙的运行规律的智慧体现。《给孩子的节日之书》由著名诗人、学者余世存历时三年打造,从历史故事、文化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依据传统文化逻辑解读16个中国传统节日,带领孩子探寻几千年间,除夕、春节、元宵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前世今生,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民族自豪感,可谓是一堂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课。此外,人气画家林帝浣(小林)与张乐家的插画具有浓厚的中国味道与童稚气息,让孩子在领略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收获传统美学的艺术熏陶。
03
《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袁靖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袁靖主要研究动物考古、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界金鼎奖得主。本书浓缩了他30年考古工作的精华,从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各大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在华夏民族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梳理十二生肖动物对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本书是一部将考古所得、扎实可信的知识与千百年里流传的浪漫传奇融于一体的作品,读者可以由此了解考古学者是如何解读文物的,并学习考古学者探索世界的方式和方法。
04
《在江南遇见二十四节气》
沈卫林 著
领读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3年11月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讲述,绝大多数都是以黄河流域为出发点展开的。事实上,近千年来,江南的农人也参照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并根据当地气候进行改良。这些改变促使二十四节气文化与江南人的生活、农事互相渗透,最终融于一体。沈卫林所著《在江南遇见二十四节气》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由小及大,用生动的文字、写实的照片勾勒出江南的山水、植物、美食、歌谣等,讲述了每一个节气的风貌,完整还原了江南地区的节俗与日常,使得二十四节气文化与江南水乡的烟火气有机结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普及了气候、农时、民俗、地理等相关知识。
05
《中国古代民俗》
【日】 白川静 著 何乃英 译
后浪/海峡书局
2023年9月
《中国古代民俗》的作者是日本重量级汉学家白川静,因在中国古代文化与汉字研究方面贡献卓越,曾荣获多项大奖,有“汉学泰斗”的美誉。作者凭借创造性的思维与深厚的学术积累,在介绍中日民俗学的概况基础上,采取适合中国民俗研究的方法——运用甲骨文、金文、卜辞、《诗经》、《楚辞》、乐府诗歌、出土器物等材料,以及《日本书纪》等日本古典文献,将中日民俗事实做对比分析,考察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神祝告等诸多方面,并发掘背后的民族特质与文化思想,从而探讨中国古代民俗的基本内涵、起源与早期发展脉络,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万物皆神奇的世界。
06
《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
霍福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5月
二十四节气和中国礼乐作为中国传统的制度设计,对于民俗的化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者正是意识到这点,才将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礼乐文化并置,研究其内在的演绎和发展特性,突破以往民俗主体的理解局限,探寻“事件”背后的文化内涵。本书从节气的源起与传播、基本内涵、节气与传统秩序、日常生活、人生礼俗等方面谈起,并根据中国节气制度设计与各地文化的差异性,将地方性的细致描述与整体性论述巧妙结合。如关于民间俗谚“冬至大如年”,作者以民国时期江苏吴中人、郡人冬至盘、冬至夜、节酒、挂像等仪式为例,生动展示了“冬至长于岁”“肥冬瘦年”等地方性知识。
【统筹】刘炜茗
【执行】南方+记者 戴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