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谈感情就别在乎利益,谈利益就别谈交情
拎得清,你才能跟人处好关系;
拎不清,处处都是你吃亏。
比如说:
你是开店做生意的,朋友每次来你这拿东西都挂账,年末也不一定结清。
关系再好,你心里也不舒服,何况这是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你跟朋友要钱,他不一定干脆利索给你,勉强给你了,还会在背后诋毁你。
这就是“拎不清”。
有些事,你不能开头,当你开了那个口子,就挡不住了。
换个角度想:
你跟任何人的关系,取决于你们认识时间长短吗?
从小跟你一起长大的朋友,现在还有多少联系?
见面时,是不是感觉变了味道?
人人都是如此,所有关系到最后都会变得陌生,那种疏远感不会骗人。
如果你没有这种感受,说明你还年轻,对方也年轻。
正常情况下,人到了35岁之后,能随时叫出来吃饭喝酒聊天的人,基本上就没有了。
再好的感情,要么因为时间和距离冲散,要么因为利益冲散。
你越在乎这段关系,就越容易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的结果,大概率会出错。
当你以利相交,凡事拿出你的原则,别人都会因你自身的价值跟你相交。
一定远离你身边“习惯双标”的人。
你跟他谈钱,他跟你扯关系;
你跟他谈感情,他开始跟你算计利益。
02
大多数嫉妒,都源于比较
如果你身边没有参照物,你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错,日子安逸幸福;
当你身边参照物多了,你就会下意识比较。
只要有了比较之心,必然会产生各种复杂的情绪。
包括:羡慕,嫉妒,愤怒,怨恨等情绪。
而嫉妒就是包含这些的复合型情绪。
当你过得好,最信任的亲戚朋友也会嫉妒你;
当你过得不好,对方才会始终成为你的朋友。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长得好看的人,身边总有一个长得不好看的朋友;
有钱的,过得好的人,身边总有几个过得不好的人。
以TA为主,以TA为中心。
于比较之中,他收获了虚荣心和被捧着的满足感;
于比较之中,你产生了嫉妒与羡慕的情绪。
念头起,百苦生。
凡事先去争一争,当你拥有多了,就不会嫉妒羡慕别人拥有的;
你不争,你自己没有,就永远跳不出嫉妒的情绪。
03
是的,大多数人都“很水”
但是,要装作不那么水,装作不那么糟糕的样子。
外强中干的人多了去,你不必妄自菲薄,不必处处难为自己。
还记得上学时,老师经常说的话吗?
“别紧张,放平心态,只要你平时掌握好基础,这些都能做好;你不会的题,别人也不会,只要做好你会的题就行。”
你只需要做好你擅长的,不要去管结果;
你做不好,别人也未必能比你做得好。
区别在于谁用心,谁没有用心;谁是真的在做事,谁是在假装做事。
大多数人在做的事情,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活得体面;
更高级的需求,则是自尊需求,情感需求。
别太高估对方,也别总是低估你自己。
04
你的内耗,其实是很多小事消磨的
如果你的精力每天都停留在这些破事上:
谁说你坏话,哪个网友在你的社交平台下评论了不好的话;
朋友不回你消息,喜欢的人忽然冷淡。
每天都在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的精力、脑力、心力,就被稀释了。
想要而没有去做,想太多而做太少,所以你才会内耗。
大多数事情,其实都跟你无关。
你只需要做自己的事儿,先管好自己。
05
价值决定关系,别想着占便宜
有些人总喜欢白嫖,凡事都想占便宜。
你是程序员,对方就想让你帮忙修电脑,修手机;
你是老师,亲戚朋友排队把孩子带到你家让你开小灶;
你是医生,那你的生活别想清净。
你看我做情感咨询,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消息,寻求安慰,寻求解决方法,寻求情感寄托。
我忙得过来吗?忙不过来。
别人总是麻烦你,你忙得过来吗?你也未必忙得过来。
更何况,有些总想占你便宜的人,你也懒得去回应。
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价值交换”的基础上。
对等的,等价交换的,或者说各取所需的关系,才能真正稳定。
06
拒绝不代表自私
而是你有边界感的表现。
比方说:
朋友到你工作的城市出差,想住在你家里;
出于感情,你能接受对方的请求;
出于现实,你无法接受对方想借住1周。
该怎么办?
可以请朋友吃个饭,有时间带他逛逛,但其余的事都要拎得清。
不要让别人轻易闯入你的生活,会给你带来各种麻烦。
讨好型人格的缺陷是什么?
明明自己没错,但总羞于拒绝别人,担心会被人记恨,并且拒绝后会产生强烈的愧疚感。
你要明白一件事:
对方决定麻烦你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你拒绝的准备。
帮了,是情分,你要做好“白帮对方”的准备;
不帮,是本分,只要你不欠对方的,谁也说不到你什么。